子女结婚,最好是门当户对。
自己是城里人,亲家也是城里人,双方的经济实力差不多,子女的工作学业也类似。这是很多父母愿意看到的一幕。
可是城里人找乡下人,也是常有的事情,父母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资料图)
真正聪明的父母,一定是子女婚姻的“助推器”,而不是“拦路虎”。遇到农村的亲家,做到以下几点,让子女的小家庭越发兴旺。
01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和亲家礼尚往来,你主动“吃亏”,礼轻情意重。
闲来无事,去农村走一走,看看蓝蓝的天空,感受轻轻的风,听一听青蛙叫,蛐蛐唱歌。
一定会激起你对童年的回忆,或者让你有一种远离喧闹的舒服感。
如何做,才是走动的最好方式呢?
稻盛和夫提出一种观点:“永远别空手吃任何人的饭,永远别空手去任何人家里玩,你永远要送点礼物。”
从城里买一些礼物,送到农村去。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
若是有必要,还给农村亲戚的孩子,送红包,买新书包等。
通常,礼尚往来,彼此都不吃亏。礼物的价格会差不多。
亲家交往,和普通的亲戚不一样。你应该主动“吃亏”,体现你的热情大方。
在城里,买了几百上千元的礼物,送给农村的亲家。
当你回城的时候,农村的亲家,没有像样的礼物给你,只是一些青菜萝卜,或者是一些笋干、糍粑。从价格上看,无法对应你的礼物。
千万不要因为礼物的“不对称”,就抱怨什么,讨厌什么。而是给农村的亲家,多点赞。
比方说,你非常自信地告诉家人,农村的青菜萝卜,无污染,来自于大自然,清新。味道也特别甜。
你的话,自然就传递到了亲家、儿媳、女婿的耳朵里。对于大家庭的感情促进,是很有好处的。
要知道,礼轻情意重。把自己的礼物看淡,把对方的礼物看重,人情就结结实实地留住了。
02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和亲家一起谋事业,各自顾好自己,相安无事。
生存的环境不同,和人打交道的方式不一样,周围人的层次不一样......带来了人的三观不一样。
你是城里人,相对来说,见过的世面多一些,事业发展也容易一些。
尤其是一些富有的家庭,家业很大。和农村的亲家比较,你的优势也比较明显。
别急着体现自己的优越感,让亲家和你一起创业致富。
有个观点说得好:“有些大树,习惯了大山,移栽到城里,就会枯萎。”
当亲家想和你一起创业的时候,你要谨慎处理。不要碍于面子,一口答应。
另外,亲家介绍自己的亲戚,来你的公司、工厂等就业,也要看情况,不要随意接纳。因为亲戚关系,可能导致不便于管理的情况。
是在要接纳农村的亲戚,也要约法三章,丑话说在前头。毕竟,你要发展事业,就不能被情感绑架了。
反过来看,你的亲家在农村有果园、农场等,你也不要轻易去投靠。农村也有富人,但是他们的苦,你不一定能吃得消,他们的套路,你不一定学得会。
知乎里,有一个儿媳提问:“公公婆婆老是让爸爸妈妈来帮忙做事,怎么办?”
儿媳说,公公婆婆做小生意,有小型机器。
机器坏了,就让爸爸来修理。爸爸要上班,但是不好意思拒绝。
有一次,公公让爸爸请假几天,帮忙修理机器。
对于误工费、修理费,爸爸也不好意思收。
在她看来,爸爸吃亏了,公公婆婆在算计人,内心是不舒服的。
网友回复:“你都装不知道咋回事就完了,跟你没任何关系。”
也有网友认为,做小生意的公公婆婆,不能给她的爸爸妈妈养老的条件,爸爸妈妈要学会“收钱”,别抹不开面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工作和生活要分开;送钱和借钱要搞清楚;资助和工钱是两码事。
我们要帮助亲家,但是不能够乱了生存的规矩。最好是,按照原有的生活模式,各自安好,不带来金钱和感情交集的麻烦。
03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让子女多回报农村父母,是一份理解,也体现了格局。
从传统来说,逢年过节,已婚的子女,以“回娘家”为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交通也方便了。过节的时候,多半是双方父母家,都会去走一走。
可是,子女送给父母的礼物,就不一定相同了。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儿媳,会尽可能地对父母好一些,体现了“小棉袄”的角色。
你作为父母,看到了儿女、儿媳、女婿对亲家更好的事实,千万不要有怨气,不要苛求子女均衡送礼、反哺。
当你有退休金,而亲家没有退休金的情况下,你应该常常教导子女,对农村的亲家,要多关照,要给赡养费,帮他们安度晚年。
古人云:“善行无辙迹。”
教育好了子女,容纳了儿媳和女婿的做法,也是老人的一种慈悲。
04
我们可以有“门当户对”的婚配观念,也要接纳子女的婚姻,存在差异化。
只要子女的小家庭幸福了,公主嫁给穷小子、王子爱上灰姑娘,都没有什么问题。
最重要的,是引导“小夫妻”一起奋斗,改变当下的局面。家业的兴旺,也在此一举。
很多城里的父母,把自己优越感去对比农村亲家的落魄感,其内心的阴暗面,让自己难受,也为难了子女,带来了家庭的内耗,大可不必。
乡下淳朴,城里热闹,守望相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