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山峦。在没有听说同宝山之前,我不知道离我这么近,除了岗什卡之外还有这样一片神圣的净土。
(资料图片)
夏日的暖阳从东方升起,透过云层,染红了叠嶂的同宝山。放眼望去,它庄严巍峨、冷峻挺拔。历史遗迹静静地讲述着山上那段遥远的波澜壮阔的故事。我渴望着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故事。
我曾想象,当年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他们没有提任何条件,没有讲任何困难,甚至都来不及等待锅里的饭煮熟,襁褓中熟睡的婴儿醒来,匆匆拿上几件皮袄,卷上几条毛毡,便义无反顾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热土,向安置点迁移。这是为了国家需要淳朴的牧民群众用最朴素却最坚实的情感理解了这一次非同寻常的背井离乡。
我曾想象,抵达同宝山的那些驻守的战士。他们在车辆难以行走的山路上,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一步步将帐篷和火炮带上山,然后一撬一撬地铲除积雪和厚达40多公分的冻土,在冻土层上安营扎寨,开始执行日复一日的驻守任务。“我们那个时候的人都有信仰”,是啊,正是因为心中坚定的信仰信念,才让他们有勇气与刺骨的寒风和飘扬的飞雪工作斗争。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们手握钢枪,挺起胸膛,坚守着、盼望着……
我曾想象,那些科研专家、技术工人和人民解放军,他们响应号召,怀着以身报国的壮志豪情,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条件,服从国家大局,毅然奔赴高原,开始一场浩浩荡荡、历经磨难的草原大会师。他们放下襁褓中啼哭的婴儿,挥手告别年迈的父母,与妻子含泪相拥……最难受的不是离别,是不知道何时团聚,更不能向任何人吐露只言片语。一切,都只为那划破天际的一束光。他们心怀“受命于危难之中”的责任感,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金银滩,头顶蓝天、自力更生、艰难创业,以“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的坚强毅力投身国防事业。他们战高寒、吃青稞、住平房,追逐青春梦想,在荒漠中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仅仅用了四个春秋就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他们中有身居海外但心系祖国的科学家,为了祖国,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历经艰辛相继奔赴更崇高的理想。有身着戎装,为国尽忠的部队战士,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我想,他们的眼神一定是清亮而坚毅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火热的激情。
我曾想象,在面对“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的恶语嘲讽时,创业者毫无退意,更加坚定必胜的信念时,心中燃起的熊熊烈火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目光。他们以“596工程”为代号,艰苦创业,他们用古老的算盘珠子和每秒钟仅有300次计算速率的手摇计算机,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我曾想象,在1964年的那个夜里,“邱小姐”被怀着激动和喜悦心情的工作人员“梳妆穿衣”,然后被心怀盼望与期待的运输人员徐徐带向罗布泊的时候,每个人都无比兴奋与坚强的模样。他们有的攥着双手、有的托着下巴、有的来回踱步。随着“邱小姐”成功抵达罗布泊,10,9,8,7……他们的手攥得更紧了,踱步的人也停了下来,大家都屏息瞩目。倒计时从10到0点的跳动无比漫长。这10秒就像阶梯,每一级都将中华民族推向飞跃的时代,就像即将登顶的巨人,一步步走向俯瞰世界的顶峰。3,2,1,0,原子弹从雷管点火、炸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压压缩铀-235燃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冲云霄。成功了!他们向全世界宣布:成功了!人们眼含滚烫的泪水,紧紧相拥,看着那团蘑菇云在天空中渐渐散开……
如今,远远望去,同宝山脉绵延起伏、雄壮挺拔,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宁静优雅、牛羊遍地。这片孕育了“两弹”的热土上,依然长久传颂着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斗争历程传奇。
·
·
·
·
·
·
·
·
·
·
作者简介:马靖,文字爱好者,现供职于门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